您现在的位置: > 服饰网 > 焦点新闻 >2018年打造乡村振兴新载体 “筑梦”共享农庄

2018年打造乡村振兴新载体 “筑梦”共享农庄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6:34:28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2018年打造乡村振兴新载体 “筑梦”共享农庄
                                 来源:海南日报

  琼海市田园梦想共享农庄。 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摄

  安烁宇甚至开始大胆地期待和一位“董小姐”的合作。这位“董小姐”不是歌里唱的那位“有故事的女同学”,而是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

  这样的底气,来自于他和董明珠的一次会面,更来自于他对共享农庄产业发展的思考。

  “我和董小姐一直有联系,我很期待今年内能和她再见一面谈谈‘农事’。”安烁宇看着办公室墙上那张照片满怀期待地说。这张照片,是2016年董明珠参加浙江卫视《我是创始人》节目时在洪安蜜柚基地与安烁宇夫妻俩的合影。

  在安烁宇看来,洪安蜜柚共享农庄的未来,在扩大种植规模的基础上,要建立庄主会员制,依托自身的技术团队成立蜜柚种植技术服务公司,与消费者、会员共享技术、果实和品牌,借助共享农庄平台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通过共享农庄打破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流通形态,由庄主、消费者决定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最大限度地减少无效供给。

  安烁宇认为,“柚子+共享农庄”能在深层次上解决农村缺人才、农民缺资金、农产品缺市场、企业缺生产资料、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等问题。

  “候鸟”老人的共享梦

  对于村民来说,共享农庄的建设,让闲置的土地和房子等资源,产生了新的价值。

  正如冯塘村的村民伍爱敏所说,村里原来缺少经济产业,共享农庄的创建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贫瘠的土地也能重焕生机。

  对于游客来说,创建共享农庄,让游客变成了建设者、投资者,甚至能够成为农庄主。

  “候鸟”老人简杰多次来到海南,对他来说,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海南最大的优势。“尤其是农村,正在变得越来越美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海南农村,不是梦想,而是现实。”对海南共享农庄的建设,他有更多的期待。

  根据《海南共享农庄建设规范》,共享农庄应将闲置资源如民宿、土地、产品、项目等进行共享,共享模式包括产品订制型、休闲养生型、投资回报型、扶贫济困型、文化创意型等。

  这一创新的乡村建设模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消费者和企业的关注。而共享农庄所要构建的,正是一种连接农民、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共享模式,在这个平台下,人人能够实现自己的“共享梦”。

  但不可否认的是,情怀背后的现实压力。王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冯塘绿园共享农庄前期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仅租用村民土地就一次性投入2000万元。园区主营业务为会议、餐饮、住宿、文创等,目前保本经营。

  记者了解到,在江西井冈山市柏露乡长富桥村的红色体验小镇,村民以闲置住房入股,企业负责改造成特色民宿,村民、企业各占一半股份,这样的共享模式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挣钱,也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包袱。

  这样的共享模式,在海南其他一些共享农庄也在尝试。万宁兴隆咖啡谷共享农庄的负责人黄海生介绍,农庄正筹备推出“共享果树”项目,针对“候鸟”和游客推出“共享住房”,利用当地农场公司职工原住房、危房改造成民宿,一部分民宿已经开工。

  与农民建立信任关系,让农民树立共享思维与企业合作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为了和村民解释如何共建共享农庄,前期我们花了3个月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现在还在努力。”澄迈县金江镇大拉村的蝶恋谷油茶共享农庄负责人陈文栋说。

  共享农庄“筑梦的烦恼”

  有农庄主表示,顶层设计关乎农庄未来发展,但即使花重金请来专业机构编制规划,在专家评审和环保环节也不知如何对接相应的政府部门。他建议多部门成立共享农庄创建领导小组,负责项目规划审批、监督管理和扶持政策落实。

  共享农庄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与需构建信任与规则的共享经济一样,这其中涉及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农民、农庄与市场的衔接,每一个环节的落地都十分关键。

  《海南共享农庄建设规范》起草人、北京蓝海易通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彦认为,在共享农庄的建设过程中,政府、投资者和经营者都将面临创新与变革的挑战。政府应该更加具备全局性思维、服务性思维、市场化思维,要做好两件事:一是定好政策、标准、规则;二是服务好企业经营者。而投资者和经营者要具备用户思维、跨界思维、共享思维。尤其是共享思维,它的维度其实很宽泛,不仅可以将农庄的土地、农产品和民宿拿出来共享,还可以在全海南共享农庄之间建立共享模式,“比如,兴隆咖啡那么有名,农庄可以把‘共享咖啡’这一资源作为经营模块植入各个农庄,实现共享农庄之间的共建、共享、共赢。”

  对于目前海南共享农庄创建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吕彦认为,目前海南共享农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任何新生事物在发展中的探索成本都在所难免,但是随着休闲农业盈利通道的打开,相信越来越多的农庄会与农民分享更多红利。

  她建议,为了避免农庄千“庄”一面,共享农庄要实现主题化差异经营,学会“造梦”吸引消费者,围绕主题提供丰富的农产品、文创产品和体验项目。“目前,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来海南养生养老,就养老而言,农庄可以考虑针对不同人群建‘候鸟’型度假农庄、本地康养型农庄、投资型养老农庄等。”

  海南省农业休闲协会常务副会长黄清水认为,海南建设共享农庄可借鉴台湾经验。台湾休闲农业产业链是一个系统,农民提供土地和劳动力,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协会提供平台、标准和推广,策划规划单位提供策略与品牌战略,专家提供指导与风险把控,渠道方提供渠道与推广,“由专门的人做专门的事,才能把事做好”。

  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透露,海南省将把“共享农庄”品牌作为招商推介的重点,年内到北上广等城市大力营销推介,扩大“共享农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共享农庄已在海南落地生根,我们期待它在不久的将来迎来春暖花开。(总策划黄娟 蔡潇 陈成智 记者傅人意)


>> 更多相关信息:
在百度中搜索2018年打造乡村振兴新载体 “筑梦”共享农庄 在好搜搜索2018年打造乡村振兴新载体 “筑梦”共享农庄
在必应搜索2018年打造乡村振兴新载体 “筑梦”共享农庄在搜狗搜索2018年打造乡村振兴新载体 “筑梦”共享农庄
>> 关于企业公告的相关资讯
推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