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服饰网 > 焦点新闻 >瞄准“千亿蛋糕” 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处方外流规范化

瞄准“千亿蛋糕” 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处方外流规范化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6:34:31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 width="10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4px; background-color: rgb(248, 249, 244);">瞄准“千亿蛋糕”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处方外流规范化
                    来源:《中国科学报》

 政策给处方外流带来机遇,但如何构建合法合规的模式仍需讨论。

国家推动零差价,医院对药品在医院的销售兴趣大减,药房由原来医院的利润中心变成了成本中心,因此,部分医院开始主动将处方往外流。医药分开将促使整个医药零售领域变革。而公立医院严控药占比、零加成政策以及流通整治,也推动了处方加速向院外流转。

■本报记者 李惠钰

处方外流,是近年来医药零售领域的一个热词。在“破除以药养医,推进医药分开”的大背景下,药品销售迎来结构调整,院外渠道开始分享处方信息外流带来的红利。

据预测,2018年我国药品市场规模将达到1.76万亿元,受政策因素影响,处方外流市场规模将突破1300亿元。面对如此大的“千亿蛋糕”,药企、连锁药店、互联网巨头、互联网医疗公司等各方跃跃欲试。

6月21日,在“2018年中国医药零售行业年度大会”举办当天,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联合全国主流连锁药店、百洋医药集团共同发起《第三方处方共享规范化发展倡议》(以下简称《倡议》)。与此同时,16家全国主流连锁药店也达成深度合作,将在易复诊统一平台实现处方信息的互联互通,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处方共享平台规范化落地。

在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副秘书长、百洋易复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光磊看来,政策虽给处方外流带来机遇,但如何构建合法合规、合情合理的模式,才是当前业界最需要讨论的问题。

医药零售领域加速变革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公立医疗系统的收入严重依赖药品,造成药占比高、药价高、利益输送、医药贿赂等问题。面对这种饱受诟病的公立医疗系统,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健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

据了解,2017年9月底,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就开始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同时,2017年前四批200个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总体要降到30%左右。

“国家推动零差价,医院对药品在医院的销售兴趣大减,药房由原来医院的利润中心变成了成本中心,因此,部分医院开始主动将处方往外流。”马光磊对记者说。

现在,公立医院将药房剥离的趋势愈发明显。6月22日,湖北省卫生计生委发文,要求全省基层医疗机构探索剥离门诊药房,同时建立抗菌药物、激素类药物、中药注射剂、营养类药物等物品的重点监控制度。

这似乎也意味着,医药分开将促使整个医药零售领域变革。而公立医院严控药占比、零加成政策以及流通整治,也推动了处方加速向院外流转。

其实,早在2016年的医改任务清单中就指出,禁止医院限制处方外流,患者可自主选择在医院门诊药房或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今年的医改任务清单又指出,拟试行零售药店分级管理,鼓励连锁药店发展,探索医疗机构处方信息、医保结算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

而承接处方外流的一方也蕴藏了巨大商机。华创证券的研报认为,如处方院外销售额占处方销售总额的45%,院外处方将新增3000亿元,这一增量将主要由零售药店、第三终端等承接。

面对巨大的市场诱惑,上海医药、国大药房、康德乐、老百姓大药房等在内的连锁药店都在尝试DTP药房模式(医院处方模式),试水处方药市场。此外,易复诊、医方达等第三方平台的兴起也为院外处方流转搭建了平台。腾讯、阿里健康、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先后与医院、药企及地方政府合作,探索电子处方或医院处方流转落地模式。

探索规范的落地模式

随着医药零售变革的加速,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期待能享有更健全优质的医疗服务,推动医疗和医药市场更加正规化和规范化;另一方面,处方外流以及大数据在医疗行业的不断应用,为医药零售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不过,在马光磊看来,处方外流目前还处于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无论是受医院内部还是国家的管控,其落地模式都尚处探索中。

“有些模式可以存活,有些则需要经历更新换代。”马光磊说,“比如,医院开自费药店、社会药店开自费药房、医生到药店等一系列的模式。上海市禁止药房托管,北京市严控向指定药房开方,但也有新的模式被认可,比如广州刚刚出台政策,可以追溯处方流转平台,这些模式都在证明,处方外流必须有一个合适的方法。”

马光磊认为,医药分开需要形成一个真实而安全的模式,真正链接医院、药店、患者,满足患者的需要、满足医院和政府监管的要求。成功的医药分开模式必须符合政策规范、符合医院和药店的运营规则,按步骤逐步完成多方共赢的目标。

“将医院的处方信息、部分专业药店的净销流通信息、医保的自费药信息、统筹结算信息都共享到一个信息平台,可以成为这个行业破题的基础,打好了这个基础,国家监管、医院分析、药店接方才比较容易实现。”马光磊说。

此前,广西梧州就率先实践处方信息共享,全市20余家二级及二级以上医院、百家药店共同接入易复诊第三方处方信息共享平台,完全实现医疗机构处方信息、医保结算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共享。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还就“梧州模式”取得的示范性成果向国家商务部、国家医保相关部门做了重点汇报,将以此为样板向全国推广。

搭建第三方信息共享平台

“处方外流是我国医改推进的产物,将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医疗体系,也将推动医药行业营销模式上的大规模创新。但是,改革需要创新,创新需要规范。”中国医药商业协会会长付明仲表示,为了促进医药改革政策的落地,推动处方外流市场更加规范,首先就要求链接医院、药店、医保信息的第三方处方信息共享平台,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发展。

此次发布的《倡议》正凝结了业内的共识。云南鸿翔一心堂董事长阮鸿献作为代表宣读《倡议》时指出,处方共享应以“合规”为前提、以“利民”为目标、以“安全”为保障。第三方处方共享平台的搭建应高度符合国家政策要求,医院外延处方流转应做到“责、权、利”清晰,建立多方审方系统和销售监管体系,建立可追溯的监管体系并向监管部门开放管理权限,以确保患者合理安全用药。

另外,第三方处方共享平台应以患者为核心,允许其自主选择渠道取药,保障患者购药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合理控制药品价格,降低患者购药花费。不断探索新的便民、利民的服务形式,推动复诊在线续方、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型配送方式,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同时,第三方处方共享平台还应设定严格的准入标准和管理规范,对于不合规经营的药店、个人等设立防范措施并及时处理,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防控体系及安全应急预案,提升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数据被破译、越权存取,杜绝统方、杜绝信息外泄。

《倡议》还指出,应鼓励建立“医疗、医保及零售药店”三方共享的处方信息平台,使患者能够凭医院电子处方,方便其自行选择到零售药店购药,并实时完成医保统筹报销手续,从而实现医疗机构开方及审方、医保机构审查及报销、零售药店调方及配药服务的三方联动。

《中国科学报》 (2018-06-28 第7版 产业)

>> 更多相关信息:
在百度中搜索瞄准“千亿蛋糕” 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处方外流规范化 在好搜搜索瞄准“千亿蛋糕” 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处方外流规范化
在必应搜索瞄准“千亿蛋糕” 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处方外流规范化在搜狗搜索瞄准“千亿蛋糕” 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处方外流规范化
>> 关于企业公告的相关资讯
推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