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服饰网 > 焦点新闻 >2018年共享农庄时代悄然来临(图)

2018年共享农庄时代悄然来临(图)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6:34:34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2018年共享农庄时代悄然来临(图)
                              来源:中国食品网

  从共享交通工具到共享住宿、餐饮、生活设备,近年来,共享经济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便利,也盘活了大量闲置资源。而农业领域的第一道“共享”曙光,出现在了农庄里。目前,田园综合体和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范围的热度都在持续升温,“共享农庄”的孕育空间正在慢慢变大。

  共享农庄是以农民合作社等涵盖农民利益的经济组织为主要载体,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农业和民宿共享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农村经济模式。

  如今,共享农庄理念在中国又进化了一步。随着财政部下发《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陆续有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苏、浙江、福建等18个省份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

  共享农庄五种类型

  产品订制型。对消费者认养的农作物建立档案,严格按照约定标准进行生产。产品成熟后,按照消费者的要求既可配送到指定地点,也可进行代销,将销售收入返还消费者。鼓励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酒店、企业、学校等机构投资共享农庄。

  休闲养生型。鼓励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以出租、合作等方式发展特色民宿客栈,吸引消费者前往农庄休闲养生度假。打造“民宿+农地”休闲养生产品,把经营权租赁给“候鸟”人群、城市居民,用于农业生产或农事体验。

  投资回报型。消费者及投资主体通过众筹等方式募集资金用于发展共享农庄,农庄为消费者及投资者提供农资供应、技术指导、托管代种代养、产品销售等配套服务,消费者及投资者按约定获得实物或投资收益回报。

  扶贫济困型。引导消费者及投资主体与贫困村或贫困户直接对接,消费者认养贫困户的农作物或承租贫困户的农地、农房,贫困户通过出租土地、房产或以土地、房产入股获得收入以及通过打理农庄获得务工收入,实现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文化创意型。立足特色资源,吸引各类艺术家、创客利用品牌设计、故事挖掘、艺术再造、农业科普等文创艺术方式,打造特色农庄。

  三大开发模式

  整村综合开发模式。由企业或农民合作社对整村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利用村庄空闲地等建设民宿和其他相应设施,民宿可以出租,民宿的全部或部分经营权、股权可转让;将整村农用地进行统一规模化生产经营,消费者可以租赁农用地经营权或认养农作物,企业或农民合作社为消费者提供系列服务。

  村庄农房改造升级开发模式。由企业或农民合作社将村庄现有房屋进行改造升级,其房屋可以出租。将村庄部分农用地进行统一生产经营,消费者可以租赁农用地经营权或认养农作物,企业或农民合作社为消费者提供系列服务。

  基地开发模式。企业或农民合作社利用农业基地内农业附属设施用地等建设管理用房,或利用基地已有的建设用地建设民宿,民宿可以出租,民宿的全部或部分经营权、股权可以转让。消费者可以租赁农用地经营权或认养农作物,企业或农民合作社为消费者提供系列服务。

  要想做好共享农庄基地开发,要避免高度分散、品牌多不集中、经营主体弱小的弊端,把农民和农业合作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他们的力量凝聚起来,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团队参股的办法,建立产权上明晰的、在市场经营上具有强大实力的经营主体。

  三位一体 四方受益

  将有条件的村庄、农场、基地通过基础设施、产业支撑、公共服务、环境风貌等建设,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

  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以企业经营为主,让农民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现代农业和民宿共享为主要业态。

  作为一种平台化思维的产物,共享农庄对于政府、农庄主、农民以及城市消费者而言,可谓“四赢”局面。

  对于政府而言,共享农庄模式,通过使用权的交易,将农庄的闲置资源与城市需求之间进行最大化、最优化的重新匹配,将不确定的流动性转化为稳定的连接,间接缩减城乡差距问题。

  对于农庄和农民而言,通过产品认养、托管代种、自行耕种、房屋租赁等多种私人定制形式,不仅可以降低经营风险、提升产品附加值,还能够和以往低频消费的用户建立强连接。

  对于城市消费者而言,有一方良田,播撒夏秋之繁实,有一处宅院,纳三五好友,赏四季之风月,几乎是人生最大幸事。

  共享农庄优势所在

  福来品牌营销顾问机构董事长娄向鹏认为,独特的农产品资源和主导产业,是农业企业的战略之根。品类是品牌生长的土壤,否则,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共享农庄模式正是活用各地优势资源与主导产业的成功典范。农民自愿、自主、自发参与,充分尊重农村发展现状与传统民俗风情,在不影响正常农村生产生活的前提下,引导农民盘活资源、参与创业或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市场与经营意识,形成富有竞争力的区域品牌。

  共享农庄提倡因地制宜,在统一规划下小规模、创新性发展农庄经济,避免了过度城镇化过程中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侵害,能让无法规模城镇化的区域也享受人居升级,同时逐步实现农民增收与科技导入、城乡交流融合。

  农庄使用权共享,收益在合作各方共享,资产增值收益大部分归属农民,平台获得信息中介服务费用,日常经营与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税费归属政府。

  不论是国外发达农业的共享情怀,还是国内休闲农业的共享经济,都是将涉农经济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多样化的需求。


>> 更多相关信息:
在百度中搜索2018年共享农庄时代悄然来临(图) 在好搜搜索2018年共享农庄时代悄然来临(图)
在必应搜索2018年共享农庄时代悄然来临(图)在搜狗搜索2018年共享农庄时代悄然来临(图)
>> 关于企业公告的相关资讯
推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