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观察共享住宿亟须规范运营
来源: 日期:2022/9/19 16:34:50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2018年观察共享住宿亟须规范运营
来源:中国财经报
赵宇辉
近些年,一些新兴的消费模式相继应运而生,并且快速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共享住宿便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共享住宿是继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雨伞等概念之后,共享经济领域的又一个新兴产业,指的是个人房屋的短期租赁行为。例如,游客在外出旅行时,便可以通过共享住宿平台,寻找当地正在外租的房源并进行短期租用,而不必再去酒店投宿。反之,房主亦可以将个人闲置的房源挂牌到平台,租借给需要短期住宿的人。因此,共享住宿既不同于房屋租赁,也不同于酒店,而更像是两者的结合体。目前,国内较为知名的共享住宿平台包括Airbnb(爱彼迎)和小猪短租,均为C2C(个人对个人)模式,即在个人房东与房客之间搭建的信息平台。
根据相关机构发布的《中国共享住宿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我国共享住宿市场的交易规模约145亿元,较2016年增长约70.6%;融资金额约为5.4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约180%;主流平台的国内房源数量约300万套,其中排名国内前十位城市的房源占比达到约47.6%;房东人数约200万人,平均年龄约为33岁,其中排名国内前十位城市的房东占比达到约48.9%,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房东占比达到约70%;房客约7600万人,其中年龄在18—30岁之间的房客占比达到约70%。这说明,当前共享住宿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并且受到越来越多一二线城市高学历年轻人的青睐。
从目前情况看,作为一项新兴产业,共享住宿也有其自身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征信系统不够完善。简单地说,共享住宿是房东让陌生人住进自己家里,而房客住进陌生人家里,在双方信用信息均不透明的情况下,这种房屋租赁行为潜藏的风险可见一斑。二是法律条款不够完善。由于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一旦在房屋租赁期间,房东与房客发生纠纷或出现安全事故、刑事案件等问题,双方都因缺少能够依据的法律条款而难以维权,具体的责任界定也将颇具难度。三是监管体系不够完善。时下,国内还没有足够多的共享住宿监管机构和投诉平台,关于房屋卫生、安全,租赁合约,房东与房客资质等环节的审核、监督力度亦有所欠缺。
凡此种种,说明共享住宿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具体来说,应分为几点。首先,相关部门应该研究出台统一明确的共享住宿行业标准,规定用户信用、房屋安全、卫生应达到的条件,方能共享住宿。其次,各大平台应该积极联系第三方公司,建立房东与房客的征信系统,确保双方信息透明、安全可靠。最后,法律部门应该研究出台更多针对共享住宿的法律法规,明确租赁双方的责任,使各类相关事件和纠纷均能有法可依。同时,行业机构应该尝试加大监管力度,积极对房屋及租赁双方进行资质审核,并且建立更多投诉举报平台,方便用户进行问题反馈。这样,或能使共享住宿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