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企业 诚实做人 踏实做事——转观念、勇担当、创效益典型
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5:00:04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忠诚企业 诚实做人 踏实做事——转观念、勇担当、创效益典型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陈颖锋是福建联合石化公司机械设备部施工检修质量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作为一名从1991年就调入公司从事了多年石化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资深专家,他忠诚企业、为人正直、责任心强、业务技术出众、工作踏实认真,出色的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重要工作任务,曾经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中石化首批"学术带头人",全国优秀设备工作者,泉州市优秀人才等称号。
此外,他还在石化系统内外有很多兼职,是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多个专业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省特种设备协会压力容器副主任委员等。在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的201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中,他榜上有名,获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津贴。
不过,对于荣誉,陈颖锋看得很淡,他甚至记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荣誉称号。他看重的是做事的态度:“遇到事情就把事情做好。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转观念:啥时候都要有主人翁意识
谦虚,踏实,低调,在同事和朋友眼里,这几乎成了陈颖锋的“标配”。平日里他解决了数不清的难题,在他看来也只是本职工作,是应该做的。“为公司把设备问题解决了,不算什么大事儿。我不过是刚好在这个岗位,刚好在做这个事情。”
今年初的烯烃七号炉抢修,本来已经不是陈颖锋分内的事。但遇到问题,同事们还是习惯了去找他。陈颖锋不但热心在专业技术上提供支持和帮助,而且还跑前跑后协调监督检验机构各种关系和工作,最后七号炉及时修复投用,使烯烃装置继续得以满负荷生产。他觉得,自己是公司的老员工了,啥时候都不能缺了主人翁意识。公司需要自己做什么,自己就义不容辞和大家一起把事情做好。
因为解难释惑,陈颖锋的手机有时会成为“热线电话”。几年前,在福建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建设期间,公司曾派遣一批员工去国外交流和工作。这些身在国外的员工,在学习交流工作期间,遇到什么疑难设备技术问题,也会打来越洋电话进行咨询。不管什么时候,也顾不上时差,只要接到电话,陈颖锋都会耐心讲解,无条件支持,提出最佳解决方案。
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企业和同事,对于兄弟企业,陈颖锋也会热情伸出双手相助。目前,国内包括中国石化都在开展专家库建设,专业技术支持等基础工作都还不完善。很多企业在检修工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遇到问题找专家,茂名、沧州、洛阳等地的机动部门常常慕名打来电话,找到陈颖锋咨询或者寻求帮助,希望他能帮助解决难题。凭借自己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陈颖锋总是不厌其烦,热情出手相助。
作为福建省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与事故调查组专家,他经常协助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帮助其他企业解决设备问题。
勇担当:“平时多锤炼自己,关键时刻才能冲上去”
作为设备管理人员,确保设备可靠性是第一位的。陈颖锋认为,设备能不能管好,人是关键。有了金刚钻,才能揽瓷器活。平时多锤炼自己,关键时刻才能冲上去。“修炼好自己,等机会来临时,才能发挥作用,才能用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
2009年8月26日深夜,80万吨乙烯装置开工过程中出现170公斤压力、温度近200℃的超高压锅炉给水总管的DN40排凝接管完全断裂,导致水汽直排。如此高压高温大断口的带压堵漏当时都没有先例。如果无法成功堵漏,刚开工的乙烯装置就要停下来,就意味着新建乙烯不能一次开车成功,而装置重新开停车一次的各种损失将达几千万元。
为了处理这个问题,公司相关人员在网上查找解决方案,并联系多家国内堵漏公司,包括附近亚太地区最好的堵漏公司。将现场管线断裂的照片发给这些公司的技术人员,他们都说无能为力。上海的一家公司连夜派人带了工具赶到现场,到泄漏点一看,说做不了,就回去了。
公司领导把陈颖锋他们几个技术人员都叫了过去,研讨封堵方案和下一步行动计划。陈颖锋根据现场泄漏情况和复杂条件,经过缜密思考,认为昨夜制定的那套方案可能堵不住,就提了另外一个方案。
“你的成功把握有多少?”公司领导问道。
“80%以上,但原来的方案很可能会失败。”陈颖锋自信地回答。
为了抢时间,经过慎重考虑,公司领导最后决定:两个方案同时准备,如果都失败,只能停工。
封堵现场,情况非常严峻,两个方案很快得到实施。第一个方案试了三次都未成功,最后只好放弃。而陈颖锋设计的带导流锥结构的堵漏方案,经他现场指挥以及抢修各参与方的通力合作,一次性成功地堵住了泄漏口,为公司炼化一体化建成开车一次成功奠定了基础。本次抢修成为国内到目前为止泄漏压力最高、泄漏流量最大、现场条件最为苛刻的一个成功堵漏案例,为公司避免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有事就把事情做好,只要付出了就会有收获。”陈颖锋深有感触。
有一次,公司2个2000立方米46毫米壁厚的丙烯球罐发现了深度22毫米的裂纹,按照规范进行补焊后,陈颖锋在复查中发现了探伤人员很容易放过的长度不足1毫米的疑似裂纹,而且越修这种裂纹越多,大家都感到修复无望。陈颖锋反复仔细查看了几千张射线探伤的片子,通过研究这种国产化新特殊钢种的性能和施工工艺,不断调整修复措施,几经周折,最终完成了球罐修复工作并得到安全使用至今。为此陈颖锋提出的涉及到相关5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的修改意见得到标准单位的认可并采纳,也因此被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吸收为专业委员,这是福建省迄今为止该专业唯一的一个委员,公司的相关技术也因此获得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高度认可,为公司特种设备工作的有效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
创效益:“企业平台成就了我,我不能辜负期望”
迎难而上,陈颖锋很喜欢这个词。面对困难,他认为这是最基本的态度。因为问题同时也是机遇,只有在解决问题中才会积累经验,有收获、有成长。“帮公司解决了问题,自己在技术学术上也会有所提升。公司是我成长的平台,它成就了我,我不能辜负期望。”
正是怀着这种朴素的想法,陈颖锋从未停歇自己追求的脚步。
在国内石化工程建设中,特种设备使用证的及时办理一直很难。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初期,陈颖锋就向公司领导提出了特种设备安装监检验收"预审核"的概念,编制了"福建炼油乙烯项目特种设备使用证办理程序"文件,要求施工单位在装置中间交接前,特种设备相关资料全部通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预审核”,为达到法规要求的在特种设备投用一个月内办理完成使用证创造了先决条件。同时,为了方便施工单位,避免大量的预审资料在泉港和泉州间“奔波”,与公司领导一起协调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公司现场设点办公预审资料,最终得到泉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大力支持,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项目开工前的所有特种设备全部顺利地通过了安全监察机构在公司现场的预审工作,最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注册登记,达到合规生产,为国内石化大型建设项目首次。福建省相关质量技术安全监察机构也得到国家质检总局的表彰。
陈颖锋非常注重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手段、新软件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工作,提升设备管理的技术含量和水平。组织推动全公司开展基于风险的检验(RBI)工作,识别出风险较高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有效控制石化企业特种设备运行风险。同时将RBI工作为延长特种设备的检验周期服务,与政府积极协调各项工作,得到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认可,同意将炼化一体化特种设备的首次检验周期从3年延长到5年,为公司炼油和化工装置运行周期成功从3年一修全部提升到5年一修解除了法规约束。因此,这项工作的成功实施,不但减少了停工检修费用并延长生产时间,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3年,陈颖锋作为芳烃大修项目部的大修施工经理,带领20多人的管理团队,1500人的施工人员,负责6千万元的大修、1.6亿元的改造,工期从38天优化为25天,在狠抓安全、质量的基础上,使大修后的装置优质地投入生产,为公司PX生产提升安全、环保、产能等绩效。
目前,陈颖锋正积极参与相关省部委科技计划课题,参与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制修订编审工作,作为福州大学和泉州师范学院兼职教授指导工程硕士和参与教研课题。为了自己的追求和石化人的事业,他依旧在风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