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当家网 日期:2022/9/19 15:01:57 浏览次数: 我要收藏
在如今这个颜值当道的社会,越来越多人选择用医疗技术来修改自己容貌的缺陷。
随着医疗美容热度的提升,不少医美机构希望通过登陆资本市场等多种方式做大做强。
包容性较强的新三板为医美公司提供了资本的舞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共有7家整形美容公司挂牌新三板。
今天,论坛君就来谈一谈"颜值经济"那些事。
整容公司布局新三板
据了解,医疗美容行业产业链分上中下游,上游主要包括医疗器械生产商和材料耗材生产商;中游顾名思义为中间商,通常指代理商和经销商;医美行业下游主要包括公立医院的美容科,民营美容医院和美容院。医疗美容行业的主体就是这些实施医疗美容服务的各个机构。
近两年,医美行业已经挺进资本市场。论坛君发现,个股A股公司开始布局医美行业,包括朗姿股份(002612)和苏宁环球(000718)两家公司。
部分医美公司则把目光瞄准了新三板。论坛君注意到,目前新三板有7家整形美容公司,全部从属医美行业下游。
这些公司规模各异,以2016年半年报披露数据来看,收入超过1亿元的有2家公司,华韩整形和丽都整形,分别实现营收2.41亿元、1.35亿元。
融资当然是挂牌的重要目标,论坛君注意到,成功实现定增融资的公司,包括华韩整形、利美康和荣恩医疗,分别累计募得7335万元、5070万元和2500万元。此外,仅华韩整形一家公司进入创新层。
华韩整形(430335)
华韩整形成立于2010年4月,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业务门类最为齐全的整形美容集团之一。公司于2013年10月在新三板挂牌,是第一家登陆国内资本市场的医美公司。公司目前下属共有6家子公司,除了南京友谊、青岛华韩、北京华韩外,公司于2015年收购了四川悦好和长沙华韩,2016年收购了南京奇致。未来3年内华韩整形将继续每年收购3-5家美容医院,形成覆盖华东、华北、华南、西南四大整形美容区域的连锁集团。
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41亿元,同比增长64%,净利润为1134万元,同比增长23%。
丽都整形(834480)
丽都整形是一家提供医疗整形美容服务的专科医院,主要从事外科整形美容、皮肤美容、牙齿美容和中医美容等在内的医疗整形美容服务。自2009年起分别在无锡、贵阳、北京、昆明、太原设立5家连锁整形美容机构,2011年底完成组织架构重新整合,形成医疗美容连锁机构,于2015年11月24日正式新三板挂牌上市。公司有可复制的管理运营体系,方便各个医院标准化运营。
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35亿元,同比增长35%,净利润为820万元,同比增长7%。
利美康(832533)
利美康成立于2004年3月,是经贵州省卫生厅核准注册的省内唯一一家民营三级专科医院。利美康以"隆胸第一股"的名头挂牌新三板公司,主要从事以整形外科、口腔科、激光微整科、综合科及其他为特色的整形美容服务。供以整形外科、口腔科、激光微整科、综合科及其他为特色的整形美容服务。
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7778万元,同比增长16%,净利润为1093万元,同比增长46%。
荣恩医疗(835387)
荣恩医疗是一家集美容整形投资及其他投资、资产管理为一体的投资管理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咨询服务,全资子公司荣恩医美提供医疗美容整形服务,后者是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公司主要通过直销模式和间接代理商模式双轮驱劢寻找目标宠户。
2016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3174万元,同比增长23%,净利润为376万元,同比下降19%。
剩下3家医美公司挂牌时间较晚,规模也不大,这里就不做重点介绍了。
毛利率高 净利润率低
从行业来看,医美公司的毛利率普遍较高,根据上半年披露的数据,7家医美公司的毛利率均高于45%。其中,丽都整形、华韩整形、瑞澜医美和荣恩医疗四家公司,2016年上半年以及2015年毛利率均保持在50%以上。
不过,医美公司的毛利率高,净利率却很低。从今年上半年的业绩看,7家医美公司的净利率均低于15%。即便以去年的财报数据来看,净利率也在7%至12%的区间。
招商证券分析师指出,目前医美机构主要通过增大广告投放和与导客平台合作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因此,广告营销费用和导客平台分成是医疗美容机构的主要成本,较高的营销成本使得整形机构利润水平普遍较低,净利率基本在10%左右。
以华韩整形为例,公司上半年广告及业务宣传费为519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22%。
延伸阅读
非手术类医美逐步成为主流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
按照是否进行手术,医疗美容可分为手术类与非手术类。手术类医疗美容按照部位又可分为五官医疗美容、美体医疗美容、皮肤医疗美容、口腔医疗美容、其他医疗美容等,非手术类医疗美容可分为注射填充类、无创年轻化、激光美容等。
其中,非手术美容由于无需手术、见效快、风险小、效果可逆等优势,正在逐步成为引领医疗美容中的主流方式。
医美市场规模
2014年全球美容整形市场规模达到346亿美元,综合近年来全球美容整形消费市场增长态势,全世界仅整形美容市场的总额就达到了每年1500亿美元的水平,预计未来世界500强企业中将有三分之一是从事与医疗美容技术研究、生产、销售的企业。
根据ISAPS统计,2015年我国医疗美容行业的市场规模为870亿元,2016年预计将达到1090亿元,同比增长25%,若未来将保持25%的增速,预计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650亿元。
目前,我国各类医疗美容机构超过1万家,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全国连锁性品牌较少,各地区市场有各自的强势品牌。公立医院市场占有率很低,除上海九院、北京八大处等不到10家机构是完全公立的医院,其余均为民营企业,以莆田系为主。
目前医疗美容机构收入主要来自于药品加价销售和服务费用,由于高额的广告营销费用,医美机构盈利能力普遍不高,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国内医美市场的三大特点
首先,市场规模大。按照目前20~45岁女性城镇消费者占医疗整形美容消费者的64%比例估算,目前全国医疗整形美容女性目标消费群总数估计为9000万人。
其次,增长速度快。当人均收入超过2000美元之后,对医疗美容行业的需求就会增加10%左右,据此支撑了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年增速20%以上的水平。
再次,行业利润高。以技术或营销手段创造的利润,约占总利润的30%~50%不等。其他调查测算,我国医疗整形美容业的毛利率超过了一些热门产业,被称之为"时尚营利行业"。
(本文参考了招商证券研报、天星资本研报和华金证券研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