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5/31 14:06:29
养老金不差钱 费率还有下降空间
从20%到16%的费率下降,在郑功成看来是有基础的。我国有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结余5万亿元,还有为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而预留的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基金两万亿元,以及多种可以调节相关参数的应对措施,我们应该对这个制度有充分信心,“养老金不差钱,还会不断往上涨”。
蓝绍敏介绍,2018年,南京市养老保险征缴收入共464亿元,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支出361亿元,当期结余103亿元,累计结余640亿元,基金备付水平为22个月。如果要达到收支平衡,可以将现行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19%降至15%,预计收入为378亿元,仍略有结余,可以在合理区间实现社保事业可持续发展。
郑功成认为,现在基金结余畸高的现象,既不利于保障作用的发挥,也拉高了企业的用工成本。既然社会保险资金来源已有坚实支撑,就应该降低社保费率,减费让利,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表面上是降了几个百分点,实际上会产生一系列连锁效应。”郑功成说,从整个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来看,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才能稳定就业,让更多人通过就业获得更好的社会保障。
从国际上看,一个理想的多层次养老金体系包括法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商业性养老金。然而现实是,我国企业年金只有5%左右的人参缴,基本都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几乎没有加入,商业性养老金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目前费率过高,导致用人单位根本没有更多财力来为员工缴企业年金。”郑功成说,必须通过较大幅度地降低第一层次缴付率,才能给用人单位留下缴纳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的空间,让员工有余力缴纳商业保险,这将有助于整个养老金体系的优化。
郑功成告诉记者,早在2013年,他们课题组就测算过,将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缴费率降到12%是可行的,但宜采取逐步降低的方式,这一建议曾经通过专题报告形式提供给国家发改委并上报给决策层。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时,他提出将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降到15%,现在国家决定调到16%,符合他的预期。他认为,这还不应当是最终缴费标准,可以将养老金费率继续下调至12%左右,即总缴费率控制在20%左右。这样,养老保险基金劳资之间的责任可以走向相对均衡,“从德国的经验来看,理性可持续的制度模式是劳资缴费责任各半”。